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与民生保障有机结合,成为各地探索的重要课题。温州市洞头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以创新思维破题,推出 “渔农直通” 福利新模式 —— 通过批量采购本地优质扇贝,既为机关干部职工送上新鲜实惠的海鲜福利,又为本地渔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构建起多方共赢的良性生态。
作为全国海岛县(区)之一,洞头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渔业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但长期以来,部分优质海产品因缺乏稳定销售渠道,面临 “养得好却卖不畅” 的困境。与此同时,机关食堂的食材采购多依赖传统供应链,鲜少与本地特色农产品深度对接。基于这一现实,洞头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精准施策,将干部职工福利保障与地方渔业发展相联结,打造出 “从浪尖到舌尖” 的直供链条。
此次采购的扇贝,全部来自洞头区海洋经济科技创新中心的生态养殖基地。该基地依托浅海养殖优势,采用 “贝藻混养” 生态技术 —— 扇贝滤食浮游生物净化海水,藻类吸收养殖水体中的养分,形成可持续的海洋生态循环系统。这种养殖模式下产出的扇贝,不仅肉质饱满紧实,经专业检测机构抽检,鲜度、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均远优于行业标准。从养殖基地到机关食堂,全程冷链运输,最大程度保留了海鲜的原始风味。
在具体运营中,“政府搭台” 的作用尤为凸显。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通过集中采购降低中间流通成本,食堂以略低于市场零售价的价格向干部职工供应扇贝,既让职工得实惠,又通过规模化采购帮助养殖户稳定销量。不少干部职工表示:“以前买海鲜总要担心新鲜度,现在在食堂就能吃到家门口养的扇贝,价格还实惠,这种福利特别接地气。”
“这不是简单的食材采购,而是用制度创新让福利更有温度。” 洞头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党组成员蔡雪婷介绍,为确保模式可持续,中心建立了全流程管控机制:从养殖基地实地考察,到每批次产品抽检,再到食堂供应后的反馈收集,形成闭环管理。针对部分职工提出的 “希望增加海鲜种类” 的建议,中心已着手调研,计划逐步引入大黄鱼、蛏子等洞头特色水产品。
这种创新模式的价值不止于 “福利供给”。通过政府采购的示范效应,既提升了本地海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也为后续拓展电商、餐饮等销售渠道积累了口碑。目前,已有本地渔业合作社主动对接,希望加入 “渔农直通” 供应链。
下一步,洞头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将加快构建 “洞头海鲜福利包” 体系,通过建立动态采购清单、优化配送流程等举措,让更多特色海产品走进机关食堂。同时,计划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帮助养殖户提升产品品质,在 “政府搭台、渔农唱戏、职工受益” 的良性循环中,持续擦亮 “洞头海鲜” 品牌,让这份带着海洋气息的福利,成为连接产业发展与民生幸福的温暖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