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车管理上,文成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始终聚焦“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和“两个更好服务”,以集中统一管理为方向,掌握全县公务用车底数,抓好三方面举措,实现县直机关公务用车集约节约、优质高效管理,推进机关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化,提高车辆使用效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科学规划建设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系统,强化联合指挥和各方协同,切实提高执行力。文成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在数字化改革的新赛道上,紧跟时代步伐。一是“一网”统筹更全面。根据上级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有关精神,全县所有党政机关及县四套班子公务出行用车需求均通过“全省公务出行一张网管理平台”申请和统一调度,确保公务用车、安全有序运行。截至目前,本年度已完成本地用车申请6659单,异地用车申请6单。二是“云端”管理更规范。公务车辆报废、更新、维保、保险、年检等均通过政府采购云平台办理,实现用车管车信息化、公开化、透明化,此外,所有公务车辆均已安装GPS定位系统和ETC电子收费系统,实现统一公务标识,确保了车辆使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三是“一键”审批更高效。驾驶员出差审批报销均通过“浙里报”平台,从业务事项申请到资金支付全流程电子化运行,实现审批流程线上跑、费用结算一键报。
二、日常管理制度化,提升管理服务质效。标准化、信息化是提高机关事务工作质量、推进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在此过程中,完善工作机制至关重要。因此,在日常管理上,文成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积极抓好车、油、人的精细化管理。一是规范车辆维修保养。实行“三核一录”机制,即维修保养需经公务用车服务中心管理负责人、车辆管理科、党组分管领导三级审核,审核通过后,将结果统一录入政采云系统后,由财政部门统一招投标的5家定点维保单位负责具体维修保养工作,确保监管全覆盖,从事前、事中到事后不留任何监管死角。二是加强油费支出管理。实行一车一卡制度,确保车卡对应,专卡专用,避免油料经费违规使用。同时,实行监管供给制,所有油料经费均由主卡监管,并定期划拨至副卡。此外,我中心还建立了“一车一档”制度,及时更新完善车辆档案,实现集中管理和统筹调度。三是提高驾驶员服务水平。驾驶员出车补助实行定期三级层层核报制度,切实把牢经费关;制定驾驶员“十条服务禁令”,每周通过电话回访、乘车体验问卷等方式开展满意度调查,规范驾驶员的服务行为,有效提高出车服务质量。
三、监督检查常态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我中心与财政部门共同出台制定管理制度,并与纪委、审计部门建立了日常督查和追究问责机制,形成各负其责、协同发力、监管合力的管理闭环。目前,已与财政部门联合印发《文成县县级公务用车定位系统平台管理暂行规定》,与纪委联合印发《文成县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监督检查实施细则(试行)》。二是动态防控廉政风险。根据下属企事业单位监管“十条举措”,督促公务用车服务中心排查了廉洁风险点11个,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11条。同时,单位一把手定期与公务用车服务中心负责人开展经常性谈心提醒,并通过参观看守所、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定期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廉洁意识和防范风险能力。三是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年初,我中心更新升级了全县公车定位系统设备,并在10月份对系统进行全面巡检,及时维修更换15个定位异常设备,以规范全县公务用车定位系统平台管理。其次,根据《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实施办法》(浙机事发〔2024〕7号)文件要求,我中心于5月份和9月份开展了两轮公务用车大检查,强化日常监管和业务指导,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此外,我中心还对行政执法用车、执法执勤用车和特种专业用车开展清底数工作,确保公务用车管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