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在国管局提出的“一体两翼”工作布局中,积极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努力以试点为媒介,走出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一、以标准化试点为引领,探索温州机关事务标准化特色路径。
一是巩固综合试点成果,做好 “后半篇” 文章。在国家标准化综合试点成效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搭建机关事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智慧机关事务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2大类,涵盖安全保障、数据资源、监督评价等在内的18项具体标准。继续深化与市标准化研究院的合作,重点推进《公务用车标识喷涂规范》《办公用房配置管理》《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评价》等12项地方标准出台。二是围绕实训建设目标,突出标准宣贯成效。根据国家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试点建设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在健全机关事务标准体系、实施监督体系和工作运行体系基础上,全面总结梳理现有理论和实践经验,选取具有温州特色、亮点突出、工作扎实的标准化应用成果,建设标准化实践窗口,打造标杆性示范点。同步谋划构建涵盖标准基础知识、三公管理、服务保障内容的标准化实训课程体系和师资体系,强化实训基地软件支撑。三是着重“两化融合”建设,发挥“1+1>2”作用。《智慧机关事务工作指南》在全市范围实施,公车管理系统、智慧通行系统、智慧房产系统等信息化项目在全市基本实现全覆盖,服务效率提速 50%以上。在市行政中心食堂实施 5D标准化体系,仓库管理员、财务等人员工作时间节省40%以上。进一步扩大《公共机构阳光采购规范》施行范围,联合多个县(市、区)、市直单位开展阳光采购,各类食材、物资成本较市场调查价节约 34%。2021 年10月,全国机关事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现场会在温召开,展示了温州建设成果,得到国管局充分肯定。标准化信息化工作得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的批示肯定。
二、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打造“数字机关”全省样板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全面覆盖。搭建智慧机关事务3.0“四横四纵”总体框架,谋划实施“1266”行动,即打造一个机关事务智脑,从管理和服务保障两个维度建设“6+6”12大模块,包括办公用房管理、公务用车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智慧党建、智慧办公6大管理维度和智慧大院、智慧餐厅、智慧幼教、智慧接待、智慧生活、公物云仓6大服务保障模块。由温州市委市政府牵头,印发《温州市机关事务标准化信息化国家试点建设总体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沟通对接、工作例会、定期通报三大工作机制,全力推进试点各项工作。二是坚定强强联合,形成建设合力。积极推进三方合作,与农行温州分行、电信温州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市场、资金、技术的互利共赢,探索形成集约、高效、精准的机关事务信息化工作新模式。全力争取多方支持,密切联系温州市委改革办等部门,争取市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政策与资金支持,目前,项目已纳入市政府数字化改革专项资金,并成功列入温州市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 S1” 进入全市数字化改革赛道。持续强化市县联动,统筹推进全市数字化改革系统“一盘棋”建设,打造办公用房数字化管理平台等 5个全省机关事务数字化改革挂牌揭榜项目。三是全力推进建设,取得落地成效。分批启动项目,初步完成机关事务工作台建设,新版智慧大院 APP 已正式上线,使用人数超2000人,获得干部职工一致好评;公务用车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三期项目建设方案开始谋划。落实安全防范机制,同步推进网络安全建设与信息系统建设,以三级等保标准建设智慧机关事务3.0项目,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隐患自查和护网演练工作,及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提升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同步推进“两化融合”建设,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一体建设基于信息化应用的业务标准体系和基于标准化引领的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根据实际需求在“三公”和服务保障等领域实施一批“两化融合”项目,将信息化标准贯穿于信息化建设、应用、维护的全过程,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标准化、信息化“两翼”建设的内涵和外延。
三、借力试点建设,助力机关事务全领域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强化“三公” 管理。办公用房管理更加到位。落实好办公用房调配、闲置房产出租、合规使用等工作,全年共调配办公用房6000多㎡,收缴租金1649万元,扎实稳妥推进房改相关工作。公务用车管理更加规范。积极开展省公务用车管理标准化示范点建设,努力探索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广新能源车使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更加扎实。创成节约型机关 522家、节水型单位845家、“无废机关”54家,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创成率43%,推进市行政中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引导机关节约工作持续向好。二是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打造“精细管理、用心服务、倾力保障” 品牌名称。全力应对疫情新形势新变化,动态调整防疫举措,严格落实核酸检测、会务会场管控、通行管理等工作,确保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万无一失。持续打造“五个大院”,组织开展“文明大院•共建共享”系列活动近30次,十件“关键小事”直击工作痛点、难点,显著提升机关干部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餐饮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到位,全年保障就餐人次同比增长23%,牵头指导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制止餐饮浪费工作,成本节约下降35%。投用市机关托育中心,高质量完成幼教工作,有效解决机关干部后顾之忧。三是扎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走深走实党史学习教育,多载体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荣获全市“模范机关”和市直“清廉机关”称号。市直机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合唱比赛斩获金奖;创新学党史作品《红色经典,党史力量》作为市直优秀作品参与全市展演。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签订各级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书,明确责任内容;全面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方位推进全局各级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不断优化干部队伍,认真做好选人用人工作,加强平时考核工作,通过评议活动进一步检验干部队伍,切
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